close

採訪/撰稿/攝影  我是角色編輯部(絕色美食觀光團)

食材提供  龍德米庄  

農忙照片1拷貝(辛勞的農夫/馮聖方提供)

過去,聽到「農夫」兩個字,你我腦中可能閃過的是戴斗笠、穿雨鞋、肩上扛著鋤漫步在田埂上的悠然背影,或是跪在稻田中揮汗如雨插著秧的佝僂身影,黝黑的四肢、粗糙龜裂的雙手與斗笠下花白的頭髮…,每個細節都顯示他們長年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的艱苦環境中,不過,這些有點年紀的農夫「阿伯」(或阿桑)如今已不多見,代之而起的是一群有理想、勇於嘗試、努力改變現狀的80後,他們也許是一般人口中的「高級知識份子」、「上班族」,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放棄穩定舒適的工作,加入務農行列,這批新世代「青年農夫」的歸鄉,讓傳統農業變得很不一樣,龍德米庄的馮聖方就是其中之一。

25歲,我種1.5甲地 

插秧拷貝(插秧也能插得這麼歡天喜地/馮聖方提供)

馮聖方念的是機械科,也曾在維修廠上班,2年前,農委會漂鳥計畫為他打開另一扇窗,看到有機、無毒健康米的重要性與未來商機,並認同「健康從飲食出發」的觀念,剛好家裡就有現成的田地及機械設備,因此他自創品牌「龍德米庄」,嘗試植桃園3號香米及台梗14號米和家人一起研發各類米製品如發糕、年糕、蘿蔔糕、麻糬、草仔龜等希望讓更多人吃到健康、無毒的台灣米。

香煎蘿蔔糕拷貝

(龍德米庄試圖研發各類米製品,擴大產品線/龍德米庄提供)

問他自己這一代和父祖輩那一代「職業農夫」有什麼不同?馮聖方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這一代除了自己會種,還會自己行銷。」一句話點出早期農民的弱勢—會種不會賣,必須仰人鼻息、忍受被層層剝削的痛苦,而這一代「新」農民不僅可以自己耕作,還可以自己行銷、設計產品,選擇或創造通路,並取得各種與消費者溝通的先機。

新手上路2 坦言還在繳學費

龍德米庄 馮聖方(新手上路,請多指教/馮聖方提供)

馮聖方表示,若依傳統農耕法栽種稻米,扣除機械租賃、人工及農藥成本,1甲地的稻米收成頂多一季淨賺2-3萬,養家活口頗為勉強,但他也坦言,栽種無毒、有機健康米必須捨棄傳統農耕法常使用的農藥、化肥、除草劑,雖然省了農藥採購成本,但相對費工、耗時,尤其因為無法使用農藥,需要花更多時間對付雜草及福壽螺,也因此,過去父祖輩一季約2萬台斤的產能,他只能繳出一季約5000台斤的成績,2年下來,淨虧損逼近20萬,對於目前的小幅虧損,他倒是看得很開,「無毒、有機食品概念還在推廣階段,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僅佔總銷售額的千分之2,只要能持續推廣,未來獲利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好。」

龍德米庄的米拷貝(龍德米庄的健康米/龍德米庄提供)

創業當老闆,至少精通一項專長 

雖然謙稱自己是「職業農夫」,但好歹也是位獨當一面的小老闆,對即將畢業的年輕學子,或想要自己創業當老闆的年輕人,馮聖方提供過來人的建議:最好具備專業、行銷、財會方面的專長,而且要精通,決定投入某一個產業之前,最好多作功課,多請教其他前輩的看法,「以我為例,我念的是機械,至少擅長農業器械方面的維修,而且也花很多時間向劉力學、賴青松及賴嬌燕等前輩請教栽種技巧,前者讓我省去器械摸索時間及維修費用,後者讓我有更明確的方向。」

一個信念 堅持走一條對的路 

雖然「職業農夫」的資歷只有2年,但馮聖方積極加入各類農產品市集,努力累積栽植經驗,也不斷研發各類米製品,憑著一股延續家族名聲的使命感、想要讓更多人吃到健康食物的信念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奮戰精神,他堅持往自己認為對的道路前進,也許成功不見得明天就能看到,但明天過後,一定會有更多人看到或聽見「龍德米庄」。

食譜分享~龍德古早味油飯 

P1010053拷貝(夏日粗食宴美食-龍德古早味油飯)

材料:

糯米油蔥、豬油香菇、蝦米、豬肉絲適量

調味料:

醬油、胡椒粉適量

作法:

1.糯米洗淨後,泡水4小時,放入木桶蒸30-40分鐘。

2.香菇泡軟、切絲備用。

3.油蔥切片後與豬油爆香至油蔥變酥,油蔥撈起備用。

4.依序炒香香菇、蝦米、豬肉絲。

5.拌入蒸熟糯米,再依個人口味加入調味料,充份拌均即可。

龍德米庄3拷貝

龍德米庄

地址:桃園縣平鎮市南勢里一鄰三和路279

電話:0928-229-989(馮聖方)  0928-888-506(馮瑞雯)

E-mail:a0928888506@yahoo.com.tw

arrow
arrow

    絕色美食觀光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