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新聞台北報導)夏天到,又到了各式冷飲冰品與瓶裝水銷售旺季。北市環保局近期調查市售34款瓶裝水後發現,有35%水源為自來水,水質與煮沸過的自來水相差無幾。北市環保局呼籲消費者,購買瓶裝水時不要只注意瓶身前的形容詞,最好多留意瓶身背後的水源資訊,才能保障自身權益。

北市環保局第二科科長楊維修表示,市售瓶裝水水源分為地面水體、地下水體、自來水及海水4類,本次調查的34件包裝飲用水中,有12件水源為自來水,經淨水處理及包裝後販售,10件水源為地面水,8件水源為地下湧出的礦泉水,4件為海水。

楊維修說,不少民眾誤以為瓶裝水水質較好,事實上,環保局每月均定期檢驗自來水,自來水處也會24小時連續監測水質,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飲用水,相對而言,市售瓶裝水缺乏上述檢驗把關程序,今(103)3月間桃園縣衛生局就曾在包裝水中驗出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甚至多家含菌量超標。

楊維修指出,就價格而言,瓶裝水約比白開水貴2,500倍,就碳足跡而言,每公升瓶裝水約排放400公克溫室氣體,遠高於白開水的0.17公克,為白開水的2,350倍,此外,瓶裝水容器不宜多次重複使用,就價格、碳足跡及可重複使用性而言,瓶裝水均不及自來水環保經濟。

北市環保局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瓶裝水前最好仔細閱讀包裝背面的說明內容,以免買到與自己預期不符的商品,同時鼓勵民眾多喝白開水,環保又健康。(20140421/15:21:1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瓶裝水
    全站熱搜

    絕色美食觀光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