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路流傳「鮮乳標章左上角數字越大鮮乳越純」,農委會表示,鮮乳標章上的數字、注音符號及英文字母設計主要為方便業務管控及防偽,與產品品質無關。

鮮乳標章標示說明

據了解,國產鮮乳年產量為311千公噸,國產生乳年產量為348千公噸,至於進口鮮乳約為19千公噸,主要作為商用乳。農委會畜牧處家畜生產科科長陳中興表示,生乳中約有85%會加工成為鮮乳,其他可能轉製成保久乳及調味乳。

至於網路謠言中所提及的「鮮乳標章」則是自民國75年起由農委會推動並使用,17年來已成為國人購買鮮乳時判別產品真偽及品質良莠的依據,深獲信賴,這項制度的設計主要為管制乳廠的鮮乳生產總量,同時進一步防範乳廠以還原乳混充鮮乳販賣。至於「鮮乳標章上所標示的夏、冬期品,代表該乳品為4月至11月夏季產製、或12月至次年3月冬季產製。

一般消費者在購買鮮乳製品時可能沒有留意觀察「鮮乳標章」,事實上,為達防偽效果,農委會當初在設計鮮乳標章」時費了許多心思,目前參加鮮乳標章輔導的廠商共有18家,含知名大廠味全、統一、光泉、義美、佳格、養樂多等業者,各縣、市政府每個月都會進行查核,以確保業者依相關規定黏貼鮮乳標章,因此,只要是貼有鮮乳標章」的乳品,消費者絕對可以安心食用

arrow
arrow

    絕色美食觀光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