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新聞桃園報導)茶樹屬於高需氮作物,一般有機茶農多使用油粕類作為氮素來源,但油粕類在土壤中分解迅速,缺點是售價偏高價格較低的粕類雖可節省成本但品質較差。茶業改良場針對適合製作部分發酵茶及紅茶所需氮、磷及鉀比例,調製成本較低可提高茶葉品質的粕類肥料此技術已專屬授權福壽實業公司。

茶改場茶樹技術課助理研究員蘇彥碩表示茶改場研發的配方以大豆粕、芝麻粕及花生粕作為基礎氮肥來源,加上其他調整材硫酸鉀、草木灰、海鳥磷、過磷酸鈣等,將氮磷鉀比例調整至合適比例,每分地約需60-80公斤,一季成本約1,200,約與黃豆粕一公斤約20元成本相當施用量依季節及產量調整,可使茶葉外觀緊結油亮,提升茶湯香氣及甘醇度,顏色透亮鮮明同時可提升茶胺酸、可溶份及總多元酚含量,有助提升甘甜度及品種特色但此一肥料僅適合慣行農法使用有機農法則不適用。(20151002/20:50:0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茶樹 油粕
    全站熱搜

    絕色美食觀光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